时尚盒子

标题: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黑屋    时间: 2017-1-8 23:36
标题: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
素有“间谍之都”称号的华盛顿有个“国际间谍博物馆”,邻居是FBI总部大楼。这种主题的博物馆可不多,众多游客都想一窥曾经那些精妙的间谍工具。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397
作为全球最大的间谍主题博物馆,这里藏着600余件间谍物品,涵盖从美国独立战争到苏联解体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当代间谍工具被禁止展出)。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398
我们精选了一些馆藏物品,带兄弟们窥探“间谍战争”的神秘面孔: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399
空中摄像头,如图,就是一台绑在鸽子身上的微型相机。这个摄像头是一战时期德国人的发明。一战时的西欧战场一度进行过长久的堑壕战,为了避免伤亡,德国人就想到了这么个刺探刺探敌方防御工事的主意。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0
这个看似无害的口红其实是个暗器。这是1975年被缴获的苏联女间谍所使用的口红手枪,由传奇间谍机构克格勃设计制造,4.5毫米口径,所谓“致命的吻”。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1
这可不是恐佈分子用的自爆大衣,上面的纽扣其实是针眼相机,口袋里揣着快门,看上面的刻度,这相机还可以调整焦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克格勃在70年代使用的。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2
这种直肠胶囊由CIA制造,用来应对重大场合的搜身,原理一目了然,一个可以藏在菊花里的刀具组合,内含钳子、螺丝刀、锉刀、钻头等多种工具,除了携带起来有些菊紧之外,这套工具简直太完美了,简直就是间谍偷鸡摸狗溜门撬锁必备物品。不过随着现代金属探测在安检中的普及,这套工具也只能被放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了。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3
这把克格勃制造的枪形雨伞曾在1978年刺杀了保加利亚反对派领导人奥尔基·马尔科夫。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4
这个底部装有窃听装置的皮鞋是罗马尼亚特勤局在60年代使用的用来窃听美国外交人员的装备。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5
这是二战期间渗透到德军后方搞破坏和情报的英军特勤队所使用的微型手枪,它被隐藏在烟斗里面。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6
特工面临危急时刻的时候会选择用随身携带的氰化物自杀以保全秘密。这款可以藏氰化物的眼镜是CIA特工在1975-1977年间使用的。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7
这是中情局在70年代使用的树桩窃听器,之所以体积如此巨大,是因为功率更大的窃听设备可以捕捉到更大范围的声音信号。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8
这是美国海军在1942-1945期间使用的手套枪,虽然杀伤力有限,但在遇到危险时可以迅速为来不及掏枪的士兵提供防身门路。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09
这种粪便状的装置实际上是一个探测器,当有人靠近时它便会探测到并发射信号进行报警。这算是一种反间谍设备吧。类似的还有伪装成树枝和草皮的。这种装置的探测范围不远,但是很灵敏。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10
007里手表相机的原型,这种微型相机手表曾经被广泛用于冷战的各条情报战线上。这块是1979年在西德被发现的。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11
类似的,这种钢笔摄像头也相当常见。这把是CIA在70年代末的产品。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12
怎么拍是一个学问,怎么运又是另一个学问了,上面这对纽扣看似普通,但可以打开放入微型胶片,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胶卷资料运走。
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图片 211413
这是二战时期美军的水壶炸弹,被击败的美军不甘心撤出阵地,便会留下这样的水壶来坑对手,毕竟纯净水在战场上是必须品。




欢迎光临 时尚盒子 (http://hk.shishanghezi.mom/) Powered by Discuz! X3.2